【名媛育兒】從小教導子女嚴謹自律要捱苦 嘉頓新抱:有磨練才能體會幸福

育兒資訊

發布時間: 2021/05/27 13:43

最後更新: 2021/06/01 17:23

分享:

分享:

張王幼倫不認為自己是「虎媽」,而是自由與嚴謹並重,尤其重視子女的個人修養,禮貌第一,學業成績反是其次。

名媛張王幼倫(Michelle)身為3子女之母,深明「棒下出孝子」的道理,雖然孩子出生於富裕家庭,物質生活得到滿足,但是她卻要子女由零開始,靠自己努力打工出人頭地,在生活中領略「要割禾就要先彎腰」,期望子女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。而由她創立的領賢慈善基金,為本地有潛質的年輕人培育藝術養份,正是其培育子女的最佳行動例子。

張王幼倫婚為育有兩女一子,其教育宗旨是讓子女追隨自己的熱情,積極培育他們成為社會的棟樑。(湯炳強攝)

嘉頓新抱、領賢慈善基金創辦人張王幼倫,與嘉頓家族第三代後人、外科醫生張力正結婚逾30載,婚後育有兩女一子,一家五口樂也融融。雖然她工作繁忙,但一切以家庭為先,身為三孩之母的她積極培育子女成為社會的棟樑,在她悉心教導下,現時3名子女均為尖子,讀律師的兒子嘉慶幫手打理家族生意,讀經濟的長女詩賢則從事飲食業,而讀地理的細女詠賢是一位小學教師。

在教育子女方式上,她不認為自己是「虎媽」,而是自由與嚴謹並重,尤其重視子女的個人修養,禮貌第一,學業成績反是其次。其教育宗旨是要子女「pursue your passion」追隨自己的熱情,就算孩子放棄興趣班、不找與修畢學科相關的職業,她也尊重孩子的意願。她續指過程才是至關重要,確保在子女探索的路上提供學習的機會,放棄抑或持續發展下去,最終選擇權取決於孩子。

點擊圖片放大
+4
+3

讓子女打工由低做起

為了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,她於子女踏入13歲將他們送往海外寄宿學校,避免過分依賴外傭,變成在溫室成長的港孩。她更狠下心讓3名子女捱苦,任由他們由低做起經歷磨練,從而明白自己並不是世界中心。長女曾經隨口一句「好悶」,她馬上安排女兒到麥當勞做暑期工,勒令翌日便要上工。

我不開玩笑的,她第二日炸薯條已手受傷,抹桌子、搬貨都要自己做,那時時薪23元,她都捱足一個月。我告訴你有多幸福,道理是明白的,但無法透徹體會,現在她食完飯後會自動自覺清潔。

而兒子除了打理家族生意外,也對餐飲業有興趣,亦曾試過在餐廳打工,洗廁所、燙桌布、捧餐,統統都要做。她說:「他起初幾天要企足十多個小時,腳痛到無法行路,但是直至他有自己的餐室,就真切感受到這個經驗幫助良多,例如了解到哪一種椅子最藏污納垢。」

熱心教育的幼女,則曾到國內學校當老師一年,課餘時間亦為學生補習,更在學生的書房寄宿整整一年,每日陪小朋友放學回家,趁周末才回港與家人相聚。

她狠下心讓三名子女捱苦,任由他們從低做起經歷磨練,從而明白自己並不是世界中心。(受訪者提供)

出國留學也要學習中文

盡管3名子女均於中學時期就出國留學,但她絕不允許他們遺忘母語,變成把中文講成半鹹半淡的竹昇仔、竹昇妹,故堅持要孩子在課外時間學習中文。「我們是中國人,無論如何也要識本土語言,至少現在他們的中文沒有脫節。所以即使當時他們經常埋怨,放學後同學都去玩,自己卻要上中文堂,但我非常堅持,不想上課就免談吧!」

子女現已長大成人,有自己的一套想法,與父母或多或少都存在代溝。為了縮小代溝,她坦承仍在學習中,可是她願意改變自己,嘗試從子女的角度出發,了解下一代的想法和感受,即使大家立場迥異,仍可以開放的態度去溝通。「今時今日,我也要聽他們的。跟隨時代轉變,有時候處世或工作上都會意見不一致,我亦嘗試明白下一代的想法,如果我不肯改變,就無法與仔女溝通了。當然過程中也會有爭執,但尊重彼此有不同意見的權利,最重要的是要互相溝通。」

與音樂家郎朗合作,培育年青人藝術。(受訪者提供)

由她創立的領賢慈善基金已踏入第10年,致力為港人提供藝術類獎學金及贊助,期望將本地文化宣揚到世界舞台。每年都堅持舉辦慈善晚宴,今年與法國五月藝術節聯手呈獻,由中國鋼琴家張勝量(牛牛)、以及法藉大提琴家貝樂安(Laurent Perrin)合作演奏慈善音樂會,牛牛更擔任大師班教師親自指導學生、分享鋼琴演奏藝術和經驗,對於學音樂的學生來說是難能可貴的課程,冀望年輕人有所啟發。

記者:曾嘉善

場地:香港君悅酒店